辜鸿铭,这个名字如果在德国提起,德国人恐怕会比我们更早露出微笑。辜鸿铭是晚清至民国的著名人物,生前名声极大。西方人甚至说,如果你不能亲自去紫禁城,那么至少你也应该看看辜鸿铭。没错,辜鸿铭在德国的声誉最为响亮。
这位不苟言笑的德国人,竟成了辜鸿铭的忠实粉丝,不禁让人觉得有些诡异。但在我们的印象中,辜鸿铭往往被贴上负面的标签:留着长辫子,喜欢“缠足”,是个古怪的老头,喜欢争辩,顽固保守,刻薄讽刺,与封建残余沆瀣一气……
我认为,这些标签过于片面了,辜鸿铭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有趣。他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嬉笑怒骂地度过每一天,甚至用这种方式来针砭时弊、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因为他的幽默与讽刺过于深刻,以至于我们只看到了他的一些古怪和保守,却忽略了他锋利的幽默和激进的思想。
展开剩余81%今天,我尝试为你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的辜鸿铭。
在民国时期,有三条辫子特别著名:一条属于张勋,一条属于王国维,而另一条便是辜鸿铭的辫子。如果说张勋的辫子象征着政治野心,王国维的辫子代表着文化象征,那么辜鸿铭的辫子,则是一种故意引人发笑的存在。
周作人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辜鸿铭头上那撮黄毛发辫子,他的车夫也是一位留着大辫子的男子,主仆两人正好是一对鲜明的对比。那时,辜鸿铭在北京大学教书,被学生称为“最古怪的老师”。罗家伦曾上过辜鸿铭的英诗课,他对辜鸿铭的辫子不以为然,开玩笑地对同学说:“有没有想过立刻成名,只要在辜先生上楼梯时,剪掉他的辫子,明天中外报纸一定会争相报道。”
当然,没人敢真的去做这件事。辜鸿铭却很引以为豪,尽管那条辫子十分引人注目,但他从未做过死忠的辩解,反而常常以幽默回应他人的好奇心。比如,当学生们笑话他的辫子时,辜鸿铭曾平静地回应:“我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有一次,在一次聚会中,辜鸿铭主动与胡适聊起,去年(1920年)张勋过生日时,辜鸿铭送了他一副对联,邀请胡适猜下联是什么。胡适思索半天没能想到合适的下联,只好问他:“你对的是什么呢?”辜鸿铭说:“下联是‘菊残犹有傲霜枝’。”然后他笑着问:“你知道这副对子的含义吗?”
胡适笑着答道:“‘菊残犹有傲霜枝’是说,张大帅和你老先生的辫子嘛!但是‘擎雨盖’又是指什么呢?”辜鸿铭笑道:“‘擎雨盖’就是清朝的那个大帽子。”
辜鸿铭的幽默不仅限于言辞,他时常以幽默化解尴尬。有一个日本朋友曾问辜鸿铭,辫子的事情怎么解释。辜鸿铭微微一笑,摆动着自己的头发,悠然说道:“这是我的护照。”在他看来,这条辫子代表着他对传统的坚持和对西方世界的调侃。
辜鸿铭可以说是一个狂傲又幽默的人。虽然他的性格有些古怪,但他的幽默风趣让人不由得对他产生好感。那些与他为伴的同代人,无论是支持还是批评他,都会承认他是一个天生的幽默家。
有一回,胡适的老同学王彦祖邀请法国汉学家戴弥微共进晚餐,辜鸿铭也在其中。席间,辜鸿铭突然拍了拍戴弥微的背,说:“先生,您要小心。”戴弥微被吓了一跳,急忙问:“为什么?”辜鸿铭调侃道:“因为你坐在辜疯子和徐颠子之间啊!”大家顿时哄堂大笑,气氛瞬间轻松起来。
在这个晚宴上,辜鸿铭讲了不少段子,甚至在不同的场合重复讲述,有时还会加上一些新花样。胡适暗自吐槽:“哥,这段子我都能背出来了。”有时他还会自嘲,让大家忍俊不禁。比如,他曾讲过一次自己参与安福国会选举时买票的故事,戏谑当时的选举腐败与政治交易。这些故事无不显示出辜鸿铭的幽默与对时局的嘲弄。
辜鸿铭的幽默不仅仅是为逗乐,偶尔也会带有强烈的讽刺。1902年,他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府担任秘书时,曾在慈禧的生日宴会上,调侃时局与政治。宴会中张之洞大肆铺张,宾客盈门,辜鸿铭却忍不住对梁鼎芬说:“满街唱爱国歌,未见有人唱爱民歌。”
这个话题一开,梁鼎芬便建议他自己编一首。辜鸿铭随口说道:“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当场的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这种直言不讳的风格,让不少人都无言以对。
辜鸿铭的直率和幽默也体现在对外国人和国内政客的批评上。某次宴会上,一位外国记者问他如何解决中国政局的混乱,他直接回答:“很简单,把在座的这些政客和官僚拉出去枪决掉,政局就稳定了。”这种看似荒诞的幽默,其实是在表达他对当时腐败政权的不满。
在他看来,中国的灾难并非因为外交失败或经济困境,而是源自于一大批“吹牛”的官员。他曾讽刺道:“中国的亡,亡不在外交,亡不在实业,而亡于那些‘吹牛’的督抚。”
辜鸿铭对于袁世凯的态度尤为鲜明。1907年,袁世凯与张之洞共同进入军机处,辜鸿铭听说后,毫不留情地讽刺:“如果你要办的事是倒马桶,那的确不需要学问;但除了倒马桶,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需要学问的。”他的话语虽然没有脏字,但每一句都带有深刻的讽刺。
辜鸿铭的犀利与幽默,并非只是针对政治人物,连洋人也不放过。在与外国人交谈时,他曾毫不留情地把袁世凯称作“贱种”,这般直言不讳的风格令人咋舌。即便如此,辜鸿铭并不因此而受限,他依然勇敢地保持着自己的立场。
在他看来,自己最大的成就便是始终坚持做最“保守”的人,永不随大流。他或许并未通过投机取巧获得名利,但他却守住了自己的真性情,保持了自己对传统的尊重。
这一份固执,也许正是辜鸿铭身上最为可贵的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辜鸿铭就是那个在历史大潮中独行其道的勇者。面对大流向前奔去,他却选择逆流而上,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的坚持,是对自我信念的坚定,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思。
最终,辜鸿铭就像那位走在历史长河中的老人,背影孤单却依旧坚定。
发布于:天津市财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