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箱社交精细行为分析系统是用于一种基于啮齿类动物社交倾向的行为学范式,通过量化鼠对陌生个体与非生命物体的探索偏好,评估其社交能力、记忆及认知功能。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药研究、药开发与评价、神经发育因功能等。
一、标准化实验流程
动物准备与适应性训练
选用12-14周龄C57BL/6J小鼠,雌雄分笼饲养,每组≥8只;自闭症模型推荐SHANK3或NLGN3基因敲除鼠。
暗周期测试:实验前7天调整光暗周期(12h/12h),所有测试在活跃期(暗周期)进行。
陌生鼠选择:同品系、同性别的年龄匹配鼠,提前隔离饲养24小时以避免攻击行为。
实验装置设置
三箱结构:透明亚克力材质(总尺寸60×40×22cm),中间箱与两侧箱通过可开关门洞连通(门洞尺寸5-8cm)。
展开剩余72%刺激物布置:
社交侧:放置陌生小鼠于带孔金属笼(直径8-10cm),允许气味传递但阻止直接接触。
非社交侧:放置空笼或物体(如塑料块)作为对照。
环境控制:光照20-30勒克斯,噪音<50分贝,每次测试前用70%乙醇擦拭箱体除气味残留。
三阶段测试协议
适应性探索:小鼠自由探索空三箱环境,除新环境应激
社交偏好测试 左侧放陌生鼠,右侧放空笼/物体;记录在社交侧停留时间及接触次数
社交新颖性测试 左侧保留熟悉鼠,右侧换新陌生鼠;检测对新个体的偏好
二、核心行为参数与计算公式
社交偏好指数:社交侧停留时间占比; (社交侧时间)/(社交侧时间+非社交侧时间)×100%
接触活跃度:主动嗅探、靠近笼子的次数;反映社交动机强度
新颖性识别指数:新陌生鼠侧停留时间占比; (新鼠侧时间)/(新鼠侧时间+熟悉鼠侧时间)×100%
典型行为判读:
正常小鼠:社交偏好指数>65%,新颖性指数>60%。
自闭症模型:社交偏好指数<50%,丧失对新个体的探索兴趣。
三、关键注意事项
环境干扰控制
维持温度22±1℃、湿度50±5%,避免强光直射(需漫反射光源)。
测试期间禁止人员走动或突发噪音,防止行为中断。
动物状态管理
避免攻击行为:陌生鼠需年龄/体重匹配(差异<10%),同性配对。
排除发情期影响:雌性陌生鼠需处于非发情期。
数据采集规范
视频分析要求:系统能够识别动物的头部、身体、尾部等多点,实现稳定的跟踪和分析。,分辨率≥1080p,帧率≥30fps。
人工校验:软件自动识别后需核对足部接触笼子的真实行为(避免将倚靠误判为社交)。
四、应用场景调整
光遗传学干预
在training阶段将小鼠限制于单侧箱体,给予473nm激光刺激。
需验证光照本身是否引起焦虑(增设无光对照组)。
长期行为追踪
对同一批动物重复测试时,需间隔≥48小时并更换陌生鼠个体,防止记忆干扰。
发布于:安徽省财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